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简称印尼语,即印尼化的马来语廖内方言,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

大多數印尼人能夠流利地把印尼語當第二語言使用. 這些人在家裡或是當地社區使用當地語言(例如米南加保語、爪哇語等等). 然而,絕大部分正規教育、全國性媒體、政府機構、司法系統等均只使用印尼語.

印尼語是一種被規範後的馬來語(Malay language). 在規範化以前,馬來語已經在印尼群島以通用語的身分流通了數世紀. 在荷蘭殖民時期,印尼語吸收了大量荷蘭語詞彙,令其與隨後受到英語嚴重影響的馬來西亞語之間出現明顯的發音和詞彙差異.

1945年印尼獨立後,為了團結印度尼西亞數千個島嶼的人民,母語人口只佔總人口5%的印尼語被印尼政府定為官方語言.

在政府推動下,印尼語在印尼社會各個領域均佔了主導地位,成為了少數成功取代殖民者語言地位的案例. 如今,印尼語成為了具民族認同感的語言,加強了印尼人的身分認同,並推動印尼掃盲、現代化、並走向進步.

現時印尼少於20%的人口以印尼語當作母語(主要在雅加達附近),但其使用人口卻超過二億人,通用於全國. 這是因為對於一個擁有超過700多個地區語言的國家來說,印尼語是聯繫印尼不同地區的重要溝通工具,主要用於印尼商業、行政、各級教育以及各大眾傳播媒體上.

然而,大多數以印尼語當母語的印尼人都承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標準印尼語:人們可以在報紙、書本上讀到,也可以在電視新聞上聽到標準印尼語,然而在日常會話中人們卻很少使用這種正式的印尼語. 雖然這個現象在世界上大多數語言中都存在(例如英語口語就不一定與標準書面語相符),然而以語法及詞彙而言,印尼語口語的「正確度」比較起正式書面印尼語而言相當的低. 這可能是因為大多印尼人都傾向於在使用印尼語時混入當地語言的詞彙(如爪哇語、巽他語、漢語). 結果,大多數外國人造訪印尼時都常常聽到各式各樣口音的印尼語. 這現象因為俚語的使用而更明顯,而且在城市裡尤為明顯. 現實中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前印尼總統蘇哈托——他演講時總會混入一些爪哇方言.

国家
  • 印度尼西亚